機器人視覺定位概述
現在工業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,某些工序都需要進行定位。如自動化生產線中要求對各零件快速、準確安裝就是定位。然傳統的人工定位存在以下缺點:
(1)長時間檢測對于工人眼睛易疲勞且容易受情緒影響,定位結果多有誤差;
(2)每個工人對同種定位的判斷標準或有不同,致使定位標準不一致,因此很難保證高質量完成工作;
(3)人工定位速度快慢不一,甚至會影響下一道工序的正常工作。
機器視覺——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去做定位、測量、掃碼等工作,通過機器視覺產品(即圖像攝取裝置,分-CMOS-和-CCD-兩種)將被抓取的目標物體轉換為圖像信號,傳送給專用圖像處理系統,然后根據像素的分布、亮度、顏色等信息,轉化成為數字信號;圖像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抽取目標特征,再根據判別結果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。機器視覺技術的定位功能可自動判斷物體位置,并將位置訊息通過相關通訊協議輸出。一般定位功能多用于全自動裝配與生產,如:自動組裝、包裝、灌裝、自動噴涂等,不過它需要配合自動執行機構(機械手、噴嘴等)。機器視覺定位不但克服了傳統人工定位的缺點,相比人工具有如下優點:
(1)定位精度高、結果可靠、穩定;
(2)定位速度快、可以長時間工作,達到24小時全天運行。
視覺定位系統及組成機器人視覺定位系統,在機器人末端安裝操作工具(例:噴頭)、攝像機,使工件能完全出現在攝像機的圖像中。它分為攝像系統和控制系統:
1)攝像系統:由智能相機負責視覺圖像地采集和算法;
2)控制系統:由控制箱來控制機器人末端的實際位置。
視覺定位的工作原理
定位——簡單來講,即通過圖像傳感器找到被測零件,確定其位置,輸出位置坐標,然后由視覺系統完成工作;
引導——可理解為當被測物體的坐標被定位之后,然后根據上一步的定位結果完成下一步動作(如機械手抓?。?,準確引導機械手抓取物件、產品,又或是進行打孔、擰鏍絲等其它生產工序。
其原理是使用-CCD-或-CMOS-傳感器進行圖像采集,然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。首先選取被跟蹤物體的局部圖像建立模板,在圖像中建立坐標系及訓練系統尋找與跟蹤目標物體。隨后,提取和跟蹤特征,進行數據地識別、計算,通過逆運動學求解得到機器人各關節位置給定值,控制末端執行機構,調整機器人的位、姿。